那些丢到「我喜欢」里面的歌,不一定是真的喜欢,更多地,只是害怕哪天把它忘记了,想不起来我曾喜欢过,这样我可以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它。而那些真正喜欢的歌,好像不用点红心,我想起它,我就可以搜索到。
空调坏了,给物业打电话说过来维修,晚上十点半,师傅过来了,弄了半个小时没找到原因,我看他站在我桌子上,满身是汗,我开始拿起手机搜索,如果身边有人被电到,应该怎么处理……第一步 断电 第二步 报警 我又立刻搜索学校的报警电话……
看到一个评论,就是大家都在说旅行检验人品,导致分手啥的。那条评论说,「旅行检验出的品性只能代表一个人当前的心智,谁又不会改变和成长呢?因为一次旅行认清一个人的人品,分手啥的这些只不过是没有耐心陪着另一半成长罢了」。
那天看到我高中语文的摘抄本,以及上面留下的语文老师的评语,我就在想,这已经是7年前的东西;如果当时是留在了某台高中教育管理什么之类的服务器里面,或者是什么云上,可能那个企业停止服务了,也可能我根本不记得账号密码,我就找不到这些东西。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,让很多人觉得读书可能都没有必要了,因为获取知识最便捷最迅速的途径已经太丰富了,对比十年前,五年前,来说。现在,抖音上一个视频可以看完一部电影;公众号一篇文章可以看完一本书;B站一个教程可以让你上完大学一个学期的一门课;更不用说一些优质的博客等等……读书仿佛是花的时间最多,收益还最不明显,也不知道那些还在写书的人会怎么想。我在想,写在纸上,印在纸上,或许还有一点点,意义。
-
高中语文的记忆 / 现在仍晦涩
-
高中语文的记忆 / 嘴比鸭子硬
-
高中语文的记忆 / 感动
-
高中语文的记忆;我很喜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,以至于我一直以来写字什么的,有很大一部分,都是在模仿她;那会儿我的字也是一言难尽,现在也有点吧;本子上是摘抄本,每周要摘抄一些东西,好像是,然后也可以自己写。
-
学校的湖 / 自然
-
食堂 / 等餐中
-
麦当劳 / 想不起谁
-
封面 / 就歌唱吧
我有时候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 但有时候对方好像并不喜欢 一次还好 我买了两次 三次 或者提出来我想要送这个 好像对方都不买单 我就会停止 再送东西给对方的这个想法 我就会不知道要怎么去买 然后可能是我比较大男子主义 我不想问对方 你想要什么 或者对方跟我说他想要什么 我再给他买 我就觉得 我买的 你就必须喜欢 用不上 你就供着。(真的会拴Q吧,哈哈哈哈哈。)
前段时间参与了一个活动,可以领一些奖品,我去办公室领,工作人员问我,你愿意再进行一个20分钟的访谈,聊聊你的反馈吗?我说我不了,我不要。**走出办公室,过了一会儿,又给他们发短信,说我愿意。**第二天他们给我回邮件,说我之前已经访谈过了,所以不用了,我说好。
😥
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比较难的话,那我们在跟其他人分享一些自己的情绪的时候,无论对方能不能感同身受,他似乎总会愿意,在他也那么难的时候,分出一些能量给我们,好像还是挺幸运的;然后,人就是这样不断地联系着一直往前走的吧。
知乎最近给我推荐了很多买房子 婚前财产的问题 看到了一个评论 觉得很搞笑 说 「最大的问题在于男方用自己的钱先买了房子 婚后生活物质孩子就要大部分靠女方 如果离婚 女方的成本就全盘覆没」 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 所以现在结婚的情况是:「我婚前买了房子你怕离婚有损失,我婚前没房子你又不想嫁给我」。哈哈哈哈哈,不做评论,我觉得其实都有对的地方,但是好像就是这么个现象,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。
室友回家啦 虽然我平时小气吧啦 对他总是嫌嫌嫌的 (尽管我对大部分人都这样)还是有一种落空的感觉。
他回家之前问我吃不吃煌上煌(他也是江西人,南昌)
我:我吃啊
他:那我回来的时候给你带
我:还久着呢,到时候再说吧。
他:那我到时候在机场记得就买。
我:好
他:不会我回来了,你又回家了吧?
我:有可能哦!
他:那我就买了放冰箱
我:我要是回家了,我会跟你说啊,你就不用买了啊?
他:放冰箱也不会坏,没事的。
我:好。
心想,这孩子怎么这么执着要给我带煌上煌。
(编辑公众号的时候我想到了,冰箱应该也停用了,电费那么高,冰箱7*24h可能也是一个原因。)